bod測定儀通過監測水樣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消耗的溶解氧,計算生化需氧量,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廠、環保監測、食品化工等領域。其檢測過程依賴恒溫環境、微生物活性及精密傳感部件,日常檢查需圍繞“設備狀態、試劑有效性、環境適配性”展開,及時發現潛在故障,避免因部件異常或操作疏漏導致檢測誤差,具體檢查工作可分為五類。 一、儀器外觀與連接檢查 日常開機前需先檢查儀器外觀與連接狀態,排除物理損傷與電氣隱患,為后續運行奠定基礎。 外觀方面,查看儀器外殼是否完好(無碰撞凹陷、無腐蝕痕跡),尤其注意恒溫培養箱門體密封膠條(若膠條老化開裂,會導致箱內溫度波動,影響BOD值計算),若發現膠條變形或脫落,需及時更換;檢查顯示屏、按鍵是否正常(無花屏、無按鍵失靈),開機后觀察自檢界面是否報錯(如“溫度異常”“傳感器故障”),若有報錯需先排查對應問題。 連接方面,檢查電源線、信號線(如溶解氧傳感器連接線、攪拌裝置電源線)是否完好(無外皮破損、無接頭松動),插頭插座是否牢固,接地線路是否可靠(防止靜電或漏電影響儀器運行與人員安全);若儀器外接打印機、數據采集器,需檢查外接設備與主機的連接是否正常,確保數據傳輸與記錄功能可用。 二、核心部件功能檢查 BOD測定儀的核心部件(恒溫系統、溶解氧傳感器、攪拌裝置)直接影響檢測結果,需重點檢查功能狀態。 恒溫系統檢查:開機后設定標準培養溫度(通常20℃),等待30分鐘使溫度穩定,用精密溫度計(或依賴儀器自帶溫度顯示)確認恒溫箱內溫度是否在設定范圍(誤差需控制在±1℃內),若溫度偏高或偏低,需檢查加熱/制冷模塊是否工作(如聽風機運轉聲音、摸模塊表面溫度),或清理恒溫箱內散熱孔(若散熱孔堵塞,易導致溫度失控);同時檢查溫度均勻性,將溫度計放在箱內不同位置(如靠近門體、靠近加熱模塊),確保各點位溫度差異小于0.5℃,避免局部溫度偏差影響水樣微生物活性。 溶解氧傳感器檢查:取出傳感器,觀察敏感膜是否完好(無破損、無氣泡附著),若膜表面有污漬(如水樣殘留的有機物、藻類),需用純水輕輕沖洗,再用無塵布吸干水分(不可用力擦拭,防止損壞膜體);將傳感器放入飽和溶解氧水中(如曝氣后的純水),等待10分鐘,觀察儀器顯示的溶解氧值是否在正常范圍(20℃時約9mg/L),若數值偏差過大,需進行傳感器校準(按說明書操作),或更換老化的敏感膜。 攪拌裝置檢查:若儀器配備攪拌子或攪拌槳,開機后觀察攪拌是否平穩(無劇烈晃動、無異常噪音),攪拌速度是否符合設定值(通常60-100轉/分鐘),若攪拌不均勻(如攪拌子卡頓、槳葉松動),需調整攪拌子位置或緊固槳葉,避免因水樣溶解氧分布不均導致檢測值波動。 三、試劑與耗材檢查 BOD測定依賴稀釋水、接種液、營養鹽等試劑,及采樣瓶、比色管等耗材,日常需檢查其有效性與適用性。 試劑檢查:查看稀釋水是否新鮮(若儲存超過24小時,需重新制備,防止微生物滋生消耗溶解氧),檢查接種液(如活性污泥上清液、商業接種劑)的活性(可通過測定標準水樣的BOD值驗證,若標準值偏差超出允許范圍,需更換接種液);營養鹽(如磷酸鹽緩沖液、硫酸鎂溶液)需在有效期內,觀察溶液是否澄清(無渾濁、無沉淀),若出現變質,需重新配制;試劑儲存需符合要求(如緩沖液需冷藏、營養鹽需避光),避免因儲存不當導致試劑失效。 耗材檢查:檢查采樣瓶、培養瓶是否清潔(無油污、無有機物殘留),若瓶內壁有污漬,需用鹽酸浸泡后再用純水沖洗干凈(不可用洗滌劑,防止殘留影響微生物);檢查瓶蓋密封性能(若瓶蓋老化漏氣,會導致空氣中氧氣進入瓶內,使BOD值偏高),必要時更換新瓶蓋;若使用一次性耗材(如無菌采樣袋),需確認包裝完好、在有效期內,避免使用破損或過期耗材污染水樣。 四、校準與驗證檢查 定期校準與驗證是確保BOD測定儀精度的關鍵,日常需檢查校準記錄與驗證結果,避免校準失效。 校準記錄檢查:查看儀器最近一次的校準時間(溶解氧傳感器建議每周校準1次,恒溫系統每月校準1次),若超過校準周期,需立即按說明書進行校準,校準過程需記錄標準溶液濃度、校準前后的檢測值,確保校準數據可追溯;若校準后精度仍不達標,需聯系廠家檢修(如傳感器老化、電路故障)。 驗證檢查:每日可選取標準BOD水樣(如葡萄糖-谷氨酸標準溶液,已知BOD值約210mg/L)進行檢測,若檢測值與真值偏差超出允許范圍(通常±10%),需排查試劑(如接種液活性、稀釋水純度)、儀器部件(如溶解氧傳感器、恒溫系統)是否異常,找出問題并修正后,再進行樣品檢測,避免因儀器偏差導致樣品檢測結果錯誤。 五、環境與安全檢查 BOD測定對環境要求較高,且涉及微生物與化學試劑,日常需檢查環境條件與安全措施。 環境檢查:確保儀器放置在通風良好、無陽光直射的區域(避免陽光照射導致恒溫箱溫度升高),周邊無強電磁干擾(如高壓線路、大功率設備),防止儀器電子系統受干擾;檢查實驗室溫度(建議20-25℃)與濕度(不超過70%),若濕度過高,需開啟除濕機(防止儀器內部電路受潮、傳感器性能衰減)。 安全檢查:檢查試劑儲存區域是否符合安全規范(如腐蝕性試劑與接種液分開存放、有毒試劑加鎖管理),實驗臺面是否清潔(無試劑泄漏、無垃圾堆積);檢查應急物品(如急救箱、滅火器)是否齊全且在有效期內,若發生試劑泄漏(如酸堿溶液濺出),需立即用對應中和劑處理,避免人員受傷或儀器腐蝕;實驗后需及時清理耗材(如廢棄的培養瓶、試劑瓶),按危廢規范處理接種液等生物廢料,不可隨意排放。 六、總結 BOD測定儀的日常檢查需覆蓋“設備-試劑-環境-安全”全流程,通過細致排查外觀、核心部件、試劑耗材,及校準驗證與環境安全,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。規范的日常檢查不僅能確保儀器長期穩定運行、提升檢測數據可靠性,還能延長儀器使用壽命、降低運維成本,為污水處理效果評估、環保監管提供準確的BOD數據支撐。
|